ARTICLES/文库
No, David! 大卫,不可以!
2022-07-23 • 14352获奖及推荐记录
●1999年美国凯迪克奖银奖
●199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年度好书推荐
●1998年美国《纽约时报》年度最佳图画书
●入选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“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100种图画书”(修订)
●第七届日本图画书奖读者奖
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
大卫的妈妈总是对大卫说:“大卫,不可以!”
大卫伸着舌头,站在椅子上颤颤巍巍地去够糖罐,
妈妈厉声说:“大卫,不可以!”
大卫一身泥污回家,客厅的地毯上留下了一串黑脚印,
妈妈厉声说:“大卫,不可以!”
大卫在浴缸里闹翻了天,水流成河,
妈妈厉声说:“大卫,不可以!”
大卫光着屁股跑到了大街上,
妈妈厉声说:“大卫,不可以!”
大卫在屋子里打棒球,把花瓶打破了。
这下可闯下大祸了,大卫被罚坐在墙角的小圆凳上,流眼泪了。
于是,妈妈对他说:“宝贝,到这儿来。”妈妈给了他一个温暖的拥抱,对他说:“大卫乖……我爱你!”
创作背景
《大卫,不可以》获奖无数,甚至包括了凯迪克奖银奖的殊荣。不过,让它的作者大卫•香农喜出望外的是,这本书在日本才发行一年,就得到了第七届日本图画书奖读者奖。这是孩子们自己投票选出来的奖,接到获奖通知,大卫•香农还特意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回信:“谢谢你们说‘Yes,David'!没有什么比知道任何一个国家的孩子都是一样的这件事,更让我高兴了……”
和孩子们的反响不一样,许多大人看了这本图画书,或许会紧皱眉头:这画的叫什么啊,一点都不可爱。你看,大卫圆圆的大脑袋上长着几根又稀又粗的头发,三角鼻子,一张嘴还满口尖牙,看上去简直就宛如一个小恶魔。
亚马逊网站上的书评人说得就更加过火了:“家长可能会很快下结论说这个故事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东西,不就是讲一个整天捣乱的坏小子的故事吗?以大人的视角看,大卫画得确实令人不快,他长着土豆脑袋,野性未驯的眼睛,露着凶巴巴的尖牙,脸上还挂着邪狂的微笑……”
书里的这个大卫,画得一点都不专业,既稚嫩又夸张,看上去就仿佛是出自一个五岁孩子的涂鸦。事实也确实如此,《大卫,不可以》确实是作者大卫•香农模仿自己五岁时的一次涂鸦而创作的。他五岁那年,画了他一生中的第一本图画书,记录了一件件他妈妈不允许他做的事情。每一幅画上都写上了“No”和“David”,因为那是他当时唯一会拼写的两个字。
许多年后,当他早就遗忘了自己的这本涂鸦之作时,他的妈妈却把它寄给了他。于是,在隔了三十九年之后,长大成人的大卫•香农终于让自己童年的涂鸦重见天日,以这本《大卫,不可以》来和我们一道分享这段温馨的成长回忆。
他在谈到创作这本书的心得时说:“《大卫,不可以》是基于我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创作的一本书。当我准备把它画成一本图画书时,我把大卫画成了一个相当现实的孩子——像我通常画的那样的孩子。与我小时候的原稿相比,这个大卫完全没有个性,一点都不鲜明。如果没有圆脑袋和尖牙,我就无法把他画出来。所以我就试着像一个五岁孩子那样去画他,于
是他一下子就变得生动起来了!”
过火了:“家长可能会很快下结论说这个故事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东西,不就是讲一个整天捣乱的坏小子的故事吗?以大人的视角看,大卫画得确实令人不快,他长着土豆脑袋,野性未驯的眼睛,露着凶巴巴的尖牙,脸上还挂着邪狂的微笑……”书里的这个大卫,画得一点都不专业,既稚嫩又夸张,看上去就仿佛是出自一个五岁孩子的涂鸦。
事实也确实如此,《大卫,不可以》确实是作者大卫•香农模仿自己五岁时的一次涂鸦而创作的。
他五岁那年,画了他一生中的第一本图画书,记录了一件件他妈妈不允许他做的事情。每一幅画上都写上了“No”和“David”,因为那是他当时唯一会拼写的两个字。许多年后,当他早就遗忘了自己的这本涂鸦之作时,他的妈妈却把它寄给了他。于是,在隔了三十九年之后,长大成人的大卫•香农终于让自己童年的涂鸦重见天日,以这本《大卫,不可以》来和我
们一道分享这段温馨的成长回忆。
他在谈到创作这本书的心得时说:“《大卫,不可以》是基于我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创作的一本书。当我准备把它画成一本图画书时,我把大卫画成了一个相当现实的孩子——像我通常画的那样的孩子。与我小时候的原稿相比,这个大卫完全没有个性,一点都不鲜明。如果没有圆脑袋和尖牙,我就无法把他画出来。所以我就试着像一个五岁孩子那样去画他,于
是他一下子就变得生动起来了!”
美国教育世界网站在说到这本书时,一上来头一句话就是:“Yes!——Everybody Will Love No
David!”是的,每一个孩子都会喜欢《大卫,不可以》,喜欢这个天真无邪、把家里搞得一团糟的小男孩,因为那让他们觉得又开心又释怀,世界上又有哪一个孩子不渴望像大卫一样随心所欲地游戏呢——在墙壁上乱写乱画、把浴室变成一个沼泽地、头戴铁锅敲得叮当乱响……可惜的是,他们永远也不能为所欲为,他们的妈妈也像大卫的妈妈一样,无处不在,永远是跟在他们的屁股后面喊:“不可以!不可以!不可以!……”其实,作者不单是让孩子透过大卫看到他们自己的身影,也让每一个大人看到了自己的童年时代。
是啊,我们不都是在妈妈的“不可以!不可以!不可以!……”的警告与斥责声中长大的吗?
整本书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故事,只是一幅幅妈妈对大卫说“不可以”的画面,有人说这是一个关于永恒的“不可以”的盛大庆典,还有人说这是一个真正的关于“不可以”的百科辞典。
怎么说都不过分,因为大卫•香农精准地抓住了大卫脸上的表情,对每一种“不可以”的微妙差别都作出了恰如其分的诠注。难怪会有书评人说:“书中最出色的部分就是大卫的脸部表情!它们意味深长地展现了童年时那种无辜,或者至少有那么一点无辜的行为是如何激起大人说出可怕的‘不可以'来的!我们看见小大卫在地毯上留下黑黑的脚印后,脸上却是一种木讷的无辜表情——即使是面对无可辩驳的证据,他也依然如此!我们还目击了他用盘子里的食物制造出一个小人偶的快乐。我们看到他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被关进自己房间时的沮丧,那时他心爱的电视节目就要开演了!最后,我们看见了一个深感悔悟的大卫坐在角落里,眼泪汪汪的,他的身边是一地花瓶碎片。”
说到表情,我们不能忘记了另外一个人物。这个故事里有一个人始终深藏不露,不要说表情了,就是连脸都没有在画面中出现过,对了,这个人就是对大卫说“不可以”的妈妈。事实上,尽管这本书差不多每一页都重重地回响着“不可以”的声音,但是,说“不可以”的妈妈只出现过一次,还不是在正文里,只是在扉页上与我们打了个照面而已——穿着一条绿裙子的大卫妈妈的脸被截掉了,露出胸部以下的大半个身子站在那里。看不见脸又有什么关系呢?从她双手叉腰、左脚向上跷起的那个样子,我们已经可以想象她被气成什么样子了。
当大卫的妈妈再一次出现时,已经到了最后一页。大卫被妈妈紧紧地搂在怀里,幸福地闭上了眼睛,妈妈一句“Yes,David... I love you”,顿时就化解了大卫所有的眼泪和委屈。这一笔太温情了,整个故事跟着急转直下,一个童年恶作剧的故事就收场于这样一个爱的动作。我们依然看不见妈妈的脸,但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出来,这时,她一定不再是气得七窍生烟了,一定是一脸的爱怜。
关于作者的故事
大卫•香农1959年出生于美国首都华盛顿,在华盛顿州的斯波坎长大。他从小就喜欢棒球和画画,在家人的鼓励下,他选择了加利福尼亚的帕萨迪纳艺术中心设计学院。获得美术艺术学位之后,他又一个人去了纽约,在那儿继续画他的插图。他先是为《纽约时报》、《时代》、《滚石》画一些政治色彩浓厚的插图,后来,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为朱丽丝•莱斯特的《美洲豹有多少斑点?》配了插图,这本书获得了当年的美国图书馆学会优秀童书奖。
1994年,他自写自画了《乔治•拉德伯姆如何救了棒球》,这是他独立完成的第一本图画书,是《纽约时报》的年度最佳图画书。不过,真正让他一举成名的,还是那本畅销至今的《大卫,不可以》,它为他赢得了1999年的凯迪克奖银奖。因为孩子们反响强烈了,他又把大卫的故事写成了一个系列,它们分别是被评为《出版者周刊》“每周好书”的《大卫上学去》、登上《纽约时报》畅销书榜的《大卫惹麻烦》以及一系列新作。除了这个“大卫系列”,他还出版了《下雨了》、《鸭子骑车记》等多部作品。现在,大卫•香农这个狂热的棒球爱好者和垒球运动员,和妻子海蒂、他们的女儿埃玛,还有他们的狗住在洛杉矶。■